皇帝的名字应该怎么取,才不会扰民?历史上,为避讳君王的名字,一些官职称谓和地名经常被修改,容易引起一些混淆和麻烦。比如:

【官职】

相邦,先秦官名,简称相。春秋时期跟随君主左右、主持最大活动的礼仪官员,比如孔子曾经在鲁国和齐国的国君峰会上任相。战国以后逐渐演变为百官之首。 西汉刘邦开国后,改为相国;同时把邦家,也改成了国家,影响至今。当然,刘邦的父母在给儿子取名时,没有预料到他日后会成为帝王。

彻侯,秦时爵位名,是商鞅变法时设立的二十等军功爵之最高级,相当于春秋战国的诸侯,比关内侯高出一个等级。因为避汉武帝刘彻名讳,改名列侯,亦称通侯。西汉时列侯多为县侯,到了东汉,又分了都乡侯、乡侯、都亭侯、亭侯等多种。三国关羽被汉献帝敕封为汉寿亭侯,到底是汉寿-亭侯,还是汉寿亭-侯? 后人一直都在争论。

太师,同样是先秦官名,始于商朝。在周朝时,太师、太傅,太保合称“三公”,辅弼国君,太师居首。由此可见,太师地位崇高,非德高望重者不能够担任。东汉设太尉、司徒、司空,为三公,于是太师、太傅,太保就统称为“三师”或者“上公”,地位在三公之上,为虚职,不常设。东汉末年,董卓就曾自任太师。西晋,因为景帝司马师的缘故,改置为太宰。 隋唐又恢复了太师。我们今天说的太师椅,就是唯一使用官职来命名的椅子,最早始于宋朝,是地位权力的象征。所以,当太师和相同时出现的时候,你应该知道先听谁的了。[呲牙]

秀才,最早是汉朝选拔官吏的科目。汉武帝为了给政府机构引进人才,改革选官制度,实行察举制,考察的主要科目就是:孝廉、秀才、察廉、光禄四个类别。这里的秀才,指“其令州郡察吏民有茂才异等”,意思是有学识和才能的人士。到后来,秀才就成了有资质认证的读书人专称了。东汉光武帝刘秀做了皇帝,秀才就改称茂才,直到曹魏时期才改回秀才。

【地名】

西晋最后一个皇帝,司马邺在历史上的存在感几乎为零,但因为他,当时南北有两个都城被改了名。

邺城,曹魏时期的实际政治权力中心,曹操修建用来锁二乔的铜雀台,就在这里。五胡乱华和南北朝期间,还先后成为了后燕、冉魏、东魏和北齐等割据政权的都城,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一个著名的繁华都市。因西晋末代晋愍帝而改名为临漳。可惜邺城是自秦汉以来,唯一一个有影响力而完全消失了的都城。

建邺,曾经的吴国都城,江南最繁华的都市,改名换姓为建康,以后再次成为东晋的都城,经历南朝宋、齐、梁、陈的起伏跌宕,一直坚持下来,实非不易。

因为皇帝的名讳,导致改名,在汉朝比较普遍。明朝的文字狱非常严重,但没有对元朝进行避讳。清朝的皇帝,在名字的取用上,喜欢一些生冷怪癖的字,比如,玄燁、胤禛、弘曆等,尽量避开了一些常用字。同时,还规定了一些替代方法。 从这方面看,至少在清朝早期,朝廷还是比较体恤民情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