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早开例会的时候,急诊科转来一名胃癌患者。

闻讯后,我们立马赶往病房,躺在病床上的是一位六十多岁的男性患者,面色苍白,下肢水肿,双眼直勾勾的望着天花板,护工正在为他擦拭身体,听家属说,患者从昨晚开始,不停的在出汗,衣服湿了一身又一身。

我简单的了解了下患者昨晚做的检查,白细胞1.8万,PCT 29.12,血压92/58,从经验判断,应该是脓毒血症引发的感染性休克。

“要不直接上泰能吧!只是他的肌酐有些高了。”医生看了看我,似乎在征询我的意见。

“肌酐142,的确是高了一些些,但我觉得肌酐升高,也可能与他的脓毒血症有关系,控制好了,说不定可以降下去。”

正当我俩讨论着,主任也听闻有个危重患者,亲自赶过来看了。

“舌头我看下。”主任一边号脉,一边在给患者做一个简单的查体,“舌偏暗,苔白腻,面色也很差,脚也水肿哦。“主任按了按患者的小腿部接着说道,”典型的脾肾阳虚,寒痰水饮。我给你开两剂中药,先吃吃看吧!”

患者微弱的动了动嘴唇,可能是想表达说好的,但是他真的太虚弱了,虚弱的让人有些许的不忍和心痛。

“法半夏、陈皮、茯苓、党参、肉桂、白术、黄芪、防风、薏苡仁、人参叶、红豆杉、炙甘草。”一气呵成,主任开完方子,顿了顿,似乎在犹豫些什么,“再加个黑附片吧!”

其实吧,有一些中医药基础的,大家都知道,半夏附子属于18反。药典中也明文规定,两者不宜联用。

那主任开了半夏,又开附子,他是不知道18反吗?

当然不是!

早在东汉时期,医圣张仲景的《伤寒杂病论》和《金匮要略》中均有提及附子联用半夏,且未记录不良反应。

后世医家附子半夏联用医案也不胜枚举。

患者面色苍白,脾肾阳虚,亡阳虚脱,使用附子予以回阳救逆,补火助阳属名至实归;同时舌苔白腻,下肢水肿,证属寒痰水饮,予以半夏燥湿化痰亦无可厚非。

“主任,要不加点干姜减减附子毒性吧!”我试着建议道。虽说古往今来,确有不少医家将附子半夏联用,但毕竟属于18反药对。有药理学研究显示:干姜和甘草易与附子中毒性较强的双酯型生物碱发生酯交换反应,从而降低毒性。

“可以。”主任倒也爽快的接受了我的建议。#非常病例#

其实,在日常的审方工作中,也常常会发现不少医生会将附子与半夏联用。

在此,作为一名中药临床药师,想表达一下个人观点:

1、半夏和附子虽为18反药对,但在适当的炮制减毒后,或能联用。其中,半夏可用生姜减毒;附子可用干姜或甘草减毒。

2、古方虽多联用半夏附子,查阅古籍后发现,半夏附子用药比例大都为1:0.25~0.5。

3、中医认为,肿瘤的形成,与 “毒、痰、瘀”密切相关。寒痰滞于体内,易阻遏气机,损伤肺阳、脾阳,日久则损及肾阳。治疗当以温化、扶阳。附子为温阳、散阴寒之要药,能通行十二经脉,半夏为治湿痰之要药,能转化患者体内有形、无形之痰湿,二者配伍,温化分消寒、痰、湿、瘀诸邪,一举而四得。故而,针对肿瘤患者,可酌情使用。

如果喜欢的话,希望可以点赞关注哦![偷笑][偷笑]

如果大家有想了解的内容,欢迎在下方留言。 [酷][酷]

同时,也欢迎各路大神批评指教。[呲牙][呲牙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