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岁丧父,和母亲孤苦无依,4岁开始随继父颠沛流离,辗转各地生活,见尽人生百态。长大后,却成了一代圣贤,心有天下苍生,手有治国良方。

他叫范仲淹,北宋著名的政治家、军事家、文学家、教育家。 生于江苏俆州,公元991年,父亲范墉突然病逝。范墉博学能文,为官耿直,一生为官清廉,家无积蓄。2岁的范仲淹和母亲寄居在苏州天平生咒钵庵里,贫而无依,没有生活来源,每日靠乡亲们接济。

在孩子们应该有玩具、快乐成长的时候,范仲淹却连填饱肚子都难。2年后,范母谢氏经人介绍,嫁给了平江府推官朱文翰。仲淹遂改名为朱说(读“悦”)。

朱文翰是个进士,也是为官清廉、耿直,不怕得罪朝廷,权贵。官做得不大,却常被调来调去。

范仲淹也随母亲一起相随游居,过上了颠沛流离的生活。快乐的童年总被搬家,出行代替。

仲淹9岁那年,继父调任安乡。仲淹跟随着游览了八百里的洞庭湖、岳阳楼。也是在这一年,仲淹得以在兴国观中读书,得到了观中司马道士的启蒙教育。

兴国观“俯瞰澧水,梁山、药山陈春前,大鲸、西湖汇其侧,举目数百里,轩豁宏爽,面执旷杰”(宋.王任《澧州重修范文正公书堂记》)不仅美丽壮观,极为幽静,而且春无蛙声,夏无蚊虫,三面皆湖,山清水秀。

仲淹在这朝暮读书,累时常在湖岸玩耍,在湖里捉鱼,是仲淹最快乐的童年。在安乡数年,他对洞庭湖风光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。所以,40年后应滕子京之请时,仲淹文思泉涌,一气呵成,写就了千古名篇《岳阳楼记》。

继父的为官清廉耿直,颠簸的游历,生活的清贫,给仲淹造成了极大的影响。

12岁那年,仲淹来到长山学宫读书。不料辽兵进犯,朱氏家簇长辈们仓促组织,扶老携幼逃难,前脚堪堪离开,后脚辽兵就到。几天后,仲淹随老人们回来,看到长山城一片狼藉,满目疮痍,人们死的死,伤的伤,财物被劫掠一空,惨不忍睹。年幼的他,实在想不明白大宋的军队为什么保护不了民众的生命财产。

这一年,淄州任兵马监押的张蕴,找刺史商议如何御敌。刺史一心想逃,张蕴一不做,二不休拔出宝剑,义正辞严呵斥,谁逃跑就杀谁,官兵无一人敢逃走。随后张蕴立即组织全城官兵民众构筑防线,严防死守。辽兵久攻不下,只好掉头返回。仲淹听说了这一事件,对胆识浩然的张蕴非常崇敬。

年幼的仲淹自此胸怀大志,立志要做良相,为国报效,造福天下;如果不能做良相,也要做个良医,帮助病人解除病痛。

胸怀大志的仲淹读书异常刻苦,可是继父调任盐铁度支判官,回到长山时,没有合适的学宫供他读书,也寻不到好的老师跟随学习。母亲劝他经商,他告诉母亲,决定走自己的路。

于是辞别父母,背上琴,挎上剑,拿上少许衣物,开始游学关中。一路登山涉水,风餐露宿,寻古访民,朝起练剑,暮弹琴曲。

这段生活,不仅让仲淹眼界大开,见识大增,结识了许多有识之士,更是对民间疾苦有了深刻的认识和感受。对他以后的施政产生了直接影响。

游学归来的仲淹来到长白山醴泉寺求学。当时醴泉寺里的住持是远近闻名的儒学大师,周围凝聚着一群颇具儒学造诣的和尚。

仲淹在醴泉寺读书异常刻苦,每日一边读书,一边续柴煮粥,待第二天粥凉透了,用小刀在粥上面划个十字,朝吃两块,傍晚吃两块。菜便是山中自然生长的韭菜、野葱、野苋等十几种野菜。吃饭时,把野菜切碎,加点盐,便成了吃粥的佐菜。这便是有名的“断齑画粥”的故事。

在醴泉寺读书的第三年,继父家里生活困顿,他劝朱家兄弟不要浪费财物,不料朱家兄弟怒而反驳。遂问缘由,母亲流泪而不语,逼问最知已的朋友,才知自己身世。

知道自己身世的仲淹异常痛苦,思前想后,誓要离开长山朱家,自强自立,自立门户。

公元1011年,范仲淹来到睢阳应天府书院读书,依然保持“断齑画粥”的习惯。1015年,仲淹荣登进士。

中进士的范仲淹参加了皇帝的御宴,披红挂马游汴京,风光无限,可谓,“春风得意马蹄疾,一日看尽长安花。”十年寒窗苦,终于有成时。

同年,范仲淹踏上了人生第一个官职的为官之路。第一任官职是广德军司理参军,专门负责犯人申诉和审核案件的从九品官员。

官小,奉䘵微薄。但仲淹从不计较,清廉自守,认真查阅卷宗,走访民情,决断公正,执法如山,甚至和上司太守顶撞,据理力争,寸步不让。由于刚正不阿,不畏强权,一心为民,三年后被举荐升官。

在广德,他了解到当地学宫缺乏,学风淡薄,于是兴学办教育。先租一房舍,动员子弟来读,亲自讲课,后来学生越来越多,便筹措资金,兴办广德学宫。从此广德人进士及第者相继出现。这是他为官之后,利用自己公务之余为民办的第一件实事。

1040年,范仲淹被任为陕西经略安抚副使,兼鄜延,环庆两军统帅;1043年,范仲淹在两次圣诏下进京,被任为参知政事,实行“庆历新政”改革。终于实现他青年时抱有的救世济民,强国富兵的夙愿。